脚下沧桑边福茂,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旧历新年刚过,钱塘江两岸的冬雪尚未消融。朔风吹打着江面,激起了一片片的浪花。夜色朦胧中,一只小船缓缓地驰离麦苗成片的南岸,渐渐靠近“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古都。船头痴痴地站着一位青年,他望着正渐渐靠近地幽幽灯光,两行泪情不自禁地从脸颊流了下来。
几天后,杭州人认识了这位绱鞋、制鞋的青年人。他,名叫边春豪,自幼聪慧能干,早就学会了一手制鞋的手艺。他深感在诸暨乡下生意清淡,难以发展,就慕名来到繁华的杭州,并落户在当时商店林立的长庆街五老巷的一家茶馆里,每天在门口设鞋摊做些小本经营。从此,附近居民看到西子湖畔又多了一家鞋店——“边福茂”。
布鞋,伴随着炎黄子孙走过五千年文明的足下之履,在清道光二十五年的时候,仍然是鞋类家族最庞大的成员。当时,杭州城里鞋摊鳞次栉比,边福茂只不过是出生的雏鹰。可谁曾料想到,她不仅跨越了世纪,创造出世纪的辉煌,而且成为西子湖畔闻名遐迩的“老字号”!
边福茂这只世纪之船的航程,是从“肉刀斩鞋底”开始的,传说的布鞋是用一块块破布条填纳而成的。边春豪总结了这种布鞋的劣处,别出心裁地买来了新的龙头粗布,裁减、填纳成鞋底,再配上时髦的直贡呢、羊毛呢等鞋面,精工制作而鞋。这种用全新精布纳底的鞋子,在当时是一种创举。它所具有的挺括、耐磨、平整的优点,是传统布鞋无法比拟的。
在那个年代,还是布鞋的一统天下,当时杭州城里鞋店鞋摊众多,要创业要何等困难。边春豪为人憨厚又勤劳认真,擅长制鞋手艺。他用新布按照鞋子尺寸裁剪填底,用上过蜡的苎麻线纳底,再配以缎子或“直贡呢”(一种棉布名)做鞋帮。托吃茶的熟人写了块牌子“全新布底鞋”放在摊头上。这种用新布纳底的鞋子,比起当时用旧布纳底的鞋子,自然挺括、耐磨、平整得多。当然价钱也要贵一点。故买的人很少,有时一连几天也卖不出一双鞋。
因五老巷靠近贡院和盐桥,赶考的,做生意的,经常要路过五老巷。一天,有几位来省城赶考的秀才,见摊头上那块牌子,其中一位秀才不禁好奇地问:“你这双鞋自称是全新布做的,何以见得?”边春豪觉得秀才言之有理,立即拿了一双鞋向附近肉店走去,请卖肉的帮忙。只见卖肉的手起刀落,一只鞋子随即一分为二,露出层层全新的布。众秀才及围着看热闹的人见状心悦诚服,当即有几位秀才各买了一双布鞋。尔后,“肉斧斩布鞋”的事就不胫而走,传遍杭城,边氏鞋摊声名鹊起,来买布鞋的人日见增多。数年后,边春豪有了点积蓄,就在盐桥附近购置了一块地皮盖房子开店,鞋摊变成鞋店,取名“边福茂鞋店”,并以“万年春”作标记,寓意边氏鞋店万古常青,永不凋谢。
后来其子边启昌随父习艺,善于理财,后继承父业。宣统三年(1911)迁太平坊(中山中路)营业。边福茂制鞋选料认真,注重质量,造型轻巧,帮面挺括。民国十年(1921年)在羊坝头设分店,经营皮鞋,21年在上海设分店。杭州俗称“头顶天,脚踏边”,指的是“天章”的帽子,“边福茂”的鞋子。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谭震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梅兰芳、盖叫天等艺苑名流,均曾在该店定制布鞋。
随着时代的变迁,皮鞋等已代替布鞋成为主流,边福茂除经营具有传统特色的布鞋外,还经营其它鞋类。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故历史上有“头顶天,脚踏边”之说。意思是帽子要戴“天章”的鞋子要穿“边福茂”的。今天的边福茂在保持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边福茂鞋庄扩大了经营规模和品种。商场分为男皮鞋,女皮鞋,童鞋,布鞋,旅游鞋,休闲鞋等柜组,经营品种达数千个。经营方式有零售、批发、加工、代销等,同时商店还制定脚样的布鞋,鞋类销售在杭同类商场中名列前茅。 民间也有杭城“老字号“边福茂鞋店的传说,叙述边福茂鞋子的“正宗”特色及其声名之远播,是与慈禧太后西幸的历史事件有关,其中虽不免有夸张、虚构、想象的成份,不可能尽是事实的原貌,但仍不失其认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作用。 据传,在清光绪26年(1901),八国联军攻破通州(天津),向北京紧逼,皇宫里已经可以听到炮声了。慈禧太后吓得不得了,下懿旨召见百官,商量离宫西幸的事。这时,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一个个都是逃命要紧,西太后的懿旨下去,只到了王文韶、刚毅、赵舒翘三个人。王文韶当时任军机处大臣,他从慈禧那里回到军机处,取了印匣子再到宫里,慈禧已同光绪乘舆出德胜门向西逃走了。王文韶便和他儿子王一路去找轿子,准备赶上慈禧。但在这人心惶惶的辰光,哪里还有轿子?王文韶和他儿子两人,在找不到轿子的情况下,便步行追了下去。一路上,道路崎岖,很不好走,足足走了三天三夜,到了怀来县,总算追上了慈禧和光绪。据说当时王文韶已是91岁的人了,他的两只脚都走肿了,幸亏穿的是杭州“边福茂”的鞋子,鞋底是用新布垫的,不破边,不穿孔,脚也没有扎破。后来,王文韶就把这双细布鞋保存起来,作为“西行追驾”的纪念品。这就是《西行追驾边福茂》的故事。 可见杭州人对这家百年老店何等信任。相传边福茂鞋子选料讲究,工艺不苟,所以经久耐穿。不少出外做官、经商的杭州人,虽长期在外,但都要托人到家乡来买边福茂的鞋子。自从王文韶穿了边福茂鞋子步行追驾的这件事传开以后,“边福茂”生意也就越来越兴旺了。而“头顶天,脚踏边”也就成为杭州人的口头禅了。
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