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意类鞋靴作为鞋靴中的特殊形式,有着其独特的创意和设计方法,这类鞋靴在设计时往往不受款式、材料、工艺、色彩、穿着实用性等方面的限制,弱化了实用的功能,强调了审美创意功能,加强了鞋靴设计作品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艺术效果。本文通过结合学生作品将设计素材进行分类,试图分析创意类鞋靴设计灵感的来源,以期对设计者,特别是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力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鞋靴设计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实用类鞋靴,也就是生活中所穿用的鞋靴(见图1)。它符合流行趋势,一般通过批量生产并在市场上出售,适合一定社会消费群体的生活用鞋或为某一个机构、群体设计的职业性鞋靴。这类鞋靴兼顾了审美与实用功能两个方面,功能性大于创意性,创意含量较小,但对于繁荣市场,引导和促进鞋靴消费,满足人们追求美的天性及生活所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类是创意类鞋靴也叫艺术类鞋靴、概念鞋,这类鞋靴在设计时往往不受鞋靴款式、材料、工艺、色彩、穿着实用性等方面的限制,弱化了实用的功能,强调了审美创意功能,加强了鞋靴设计作品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艺术效果(见图2)。这类鞋靴虽然不能销售和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但其充分展示了设计师的情感和审美追求,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对于推动行业发展、艺术探讨、艺术观赏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效应。
图1
图2 巢 作者:胡毓娥 指导教师:祝忠良
如图所示,这是利用细树枝缠绕编织的概念鞋,作者灵感来源于小鸟的巢,体现了自然、返朴归真、亲切的情感与精神。
鞋靴的创意是设计师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设计师通过独立的思考、创造潜能的发挥,并根据个人艺术品位、生活阅历、知识的积累及社会需求,突破原有的框架和限制,从一种新的立体视角来思考问题。通过直觉、想象的思维方法,对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未来、科学与技术、民族与时尚、文化与潮流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思考,唤起我们的创意灵感,不断创造出新的主题、新的造型、新的色彩。
设计灵感的产生,是设计构思过程中的最佳时间域,也是长期积累知识技能的结果。是融艺术审美和方法双重产物的总和。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所产生的突然性“火花”。这种火花具有“茅塞顿开,文思泉涌”的特点,即唤起了设计师的丰富想象力。
从设计灵感的来源方向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自然的启发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太多的东西。大自然中的植物和生态环境,在给予人类生存与美感的同时,也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雄伟壮丽的山川河流、纤巧美丽的奇花异草、四季轮回的春夏秋冬、凶悍可爱的动物世界等等。大自然美丽的景物与色彩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素材。
自然素材是鞋靴创意设计的一个重要素材,利用各种自然、合成材料,运用意境和变异的手法,突出植物与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充分表现出人的自然属性和大自然的恬静之美(见图3-1、2、3)。
图3-1、2、3 悄然蝶变系列 作者:徐快乐 指导教师:祝忠良
这组系列概念鞋靴效果图的灵感来源于美丽蝴蝶的兑变成长过程,同时也暗喻了自己经历成长的喜悦。
二、前人作品启发
前人作品,包括传统的、现代的鞋靴款式作品。进行鞋靴设计要经常查阅资料,经常借鉴前人的成功之作,要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和设计灵感,这里存在着一个如何借鉴的问题,是拼凑和照搬?还是吸取与创新。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自觉不自觉地抄袭前人的作品,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借鉴的本领应体现在对前人作品的理解和取意上(见图4)。
鞋靴设计的思维阶段,实际上是在头脑中进行样式选择的过程。设计是一种综合性创造,但不是凭空发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是不存在的,因此,设计就必须要借鉴前人。要借鉴前人,就存在着如何借鉴的问题,就需要加深对鞋靴历史的理解;了解各种鞋靴类型的起源,并掌握它们的制作方法,必须虚心地学习和研究前人的成就和经验。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我们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和抄袭模仿。例如前几年流行的“松糕鞋”及目前仍在流行的又长又尖的“哥特”式风格的尖头鞋,就是在前人基础上综合设计创新的。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设计出高于前人的作品,只有广开思路、广泛借鉴,才可能具有综合创新的能力。
图4 七寸金莲 作者:陈朝敏 指导教师:祝忠良
作者将三寸金莲和传统服饰相结合,并融入现代皮鞋造型元素,既复古又现代。
图5 科隆大教堂 图 6 米兰大教堂
图5和图6都是哥特式的建筑,其特点是不论是建筑的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端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顶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建筑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体现了城市的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和神圣的宗教权威。
图 7 尖头鞋
典型的哥特式艺术影响下的鞋靴样式。
三、姊妹艺术启发
在艺术创作领域里,各种艺术有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它们由于相互之间的差异而存在着差别。同时,各种艺术的创作又都有相同之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而又互相影响和借鉴,互动着向前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鞋靴设计,无论是在款式设计上,还是在色彩设计上都能够在其他姊妹艺术领域中得到设计构思的诱发和启示。这些姊妹艺术包括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电影、戏剧、摄影及其它工艺美术等。
例如,从建筑的造型、结构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中,产生设计灵感而进行的鞋靴设计,古来有之。如图9的靴子,就是借鉴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采用相同的构成形式将斜塔的外形巧妙地和靴筒相结合,体现了意大利浪漫的民族文化风格。
图8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图9 比萨斜塔式的靴子
四、民族文化启发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文化,无论是宗教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服饰样式等均有本民族不同的个性。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征,成为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民族化的创作理念作品历来在设计中倍受重视。
在学习借鉴其它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是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饰,而是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在鞋靴设计表现手法上,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将鞋靴的造型、材料、色彩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鞋靴设计。
图10、图11是中国隔扇门木雕,木雕采用的图案是民间的拐子纹。拐子纹是民间艺人将龙的图形加以变化,也是一种龙形图案,广泛应用与装饰纹样。拐子纹是由龙头和横纵曲折的几何纹或卷草纹组成,名曰拐子,因“拐”与“贵”谐音,而具有“贵子”的象征。寓意子孙昌盛,安宁与富贵。
在图12中,作者将中国传统的民族图案——拐子纹巧妙地和鞋靴结合在一起,将现代与传统元素融和得恰倒好处,使得其鞋靴作品充满民族文化的内涵,但又不失现代感。
图10 中国隔扇门木雕 图11 拐子纹隔扇心 图12 具有民族特色的鞋靴设计
作者:叶兰洁 指导教师:祝忠良
五、材料的启发
不同材质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手感,可以产生不同的材质美感。例如,胎牛皮和小牛皮纹理细腻、柔软,视觉、手感都非常舒服。鳄鱼皮、鸵鸟皮等鞋面材料稀少,本身就是一种高档材料,而且纹理特殊,给人一种高贵、神秘感。在进行高档鞋设计时,这些材料运用的恰到好处,可以明显增强鞋靴的档次效果。鞋靴设计要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殊质感,根据特定的消费者、鞋类品种或特定功能需要,尽可能发挥材料特有的材质美感和功能(见图13、14)。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科技、网络经济化、宇宙探索、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开发新型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应用。不但开阔了设计师的思路,也为设计师提供着创作的因素,敏感的设计师就会捕捉到这种新思潮、新动向、新观念、新时尚的变化,并推出符合时代运动、时尚流行的鞋靴。
图13 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高档靴子
图14 俄国印象 作者:方海平 指导教师:祝忠良
该作品在探索材料本身的美感,作者采用拼贴的手法,选用具有俄罗斯风格底纹的图片搭配相应的造型,传达出异域风情。
总结
设计灵感源于设计师对社会文化及对自然生活状态的理解,每一个素材的来源,每一次素材寓意的理解与创作激情的完美结合,都能创作出佳作。因此,无论是具象的素材还是抽象的灵感,都有其独特的构成形式和鲜明的形象特征,设计师必须独具慧眼,去发现和领会它们,捕捉它们。并凭借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于多种素材概括、提炼、归纳、组合等艺术处理的能力,把他们巧妙地运用到鞋靴创意之中,创作出美的形象和美的形式,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物质上的享受,也给我们生存的世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运河. 皮鞋设计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胡小平. 现代服装设计创意与表现.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来源:中华鞋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