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穿鞋更应讲究科学

时间:2008-03-17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父母们不仅精心注意孩子营养的补充,还越来越多地注意孩子的衣着打扮,让孩子健康成长。

    以前在给孩子买鞋时,很多家长都会顺着孩子们的喜爱买鞋,往往忽视了鞋品的材质和款式会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什么。鞋穿时如果鞋买得不对,孩子们脚会难受。对孩子来说,不只是难受的问题了,弄不好还会影响他们的脚发育。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从出生到十四五岁前,脚部都处于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定型,所以在此期间,鞋的材料、款型都有所讲究。例如,应尽量少让孩子穿着质地过软的鞋,而应考虑质地稍硬一点的皮鞋,以帮助固定脚形和脚部关节,选择后跟有点高度的鞋,以支撑足弓。

    一些孩子走路摇摇晃晃,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小时候一样。容易摔跤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脚部关节比较松弛;而一些长大后习惯走“内八字”或“外八字”的孩子,可能也是由于小时候关节松软,脚形没有固定好造成的。

    选择一双合适的皮鞋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鞋后跟要有点高度,一般以2厘米为宜;其次,鞋底要稍微有些硬度,孩子们在走路时,身体重心一般都在脚上,如果鞋底太软,容易重心不稳;再次,鞋梆不能太窄,鞋子尺寸也不能太大,即脚掌、脚趾处于自然伸展的状态时,脚后跟处能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保证脚部不会受到较大的压迫;最后,不要选择尖头的皮鞋,否则孩子穿起来脚趾放不平,不利脚部发育。

    调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穿着皮鞋。也有很多家长觉得穿皮鞋挺括、美观,孩子也觉得穿皮鞋很神气。但一些专家认为皮鞋是硬底,缺乏弹性,在孩子跑跳运动时容易扭伤脚骨;而且皮鞋透气性差,冬季不保暖,孩子易生冻疮。因此,对于好动的少年儿童以选购轻便、富有弹性的软底布鞋、棉鞋或棉靴为好,例如需要进行运动湖外运动时不宜穿着皮鞋。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诞生和时尚流行,我们发现许多年龄不到15岁女孩喜欢摹仿成人穿着高跟鞋。有的是为了美观体现修长的小腿吸引目光;有的是为了在同学面前不至于矮一节;也有的是跟进潮流,叛逆思想在作怪。一位12岁的女孩竟然告诉笔者大人都可以穿我为什么不能穿呢?医学专家认为父母切不可任意满足孩子这一要求。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穿高跟鞋是很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会使原本走路不稳的程度加重;还会增加内脏器官对髋骨的压力,使尚未发育牢固的骨盆发生移位或错位结合。这些改变近期不易发觉,但到成人后会由于骨盆异常导致难产。所以绝不能轻视过早穿高跟鞋带来的后患。

  其实给孩子们买鞋并不难,除注意鞋的质地和样式外,再注意大小适宜基本上就可以了。在用料方面,布面、布底制成的童鞋舒适、透气性好;软牛、羊皮作面,鞋底是柔软有弹性的牛筋底,舒适又安全;而人造革、塑料底的童鞋,既不透气,还容易使孩子滑倒,一般不推荐购买。在款型方面,鞋子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孩子脚骨的发育。我们都知道生长期的孩子的脚长得比较快,许多家长因此特意给孩子买大尺码的鞋,目的是想多穿些时间。这是不可取的做法,因为小脚在大鞋中得不到相应的固定,不仅容易引起足内翻或足外翻畸形发育,还会造成走路姿势不正确。有的父母以为,鞋子小了点,但没穿破,就让孩子将就着再穿些时间。但他们并不知道孩子脚骨软,小鞋会致脚变形,对孩子脚部肌肉与韧带的发育很不利。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在孩子双脚生长快速阶段,平均三四个月就要换新鞋。

    对于成长中各个阶段的孩子来讲,学步儿童所穿的鞋子要轻,鞋帮要高点,最好能护住踝部。学会走路后,可穿质地稍硬的鞋,但不可穿硬皮鞋,以胶底、布底、牛筋底等行走舒适的鞋为宜。孩子宜穿宽头鞋,以免脚趾在鞋中相互挤压而影响发育。有搭扣的鞋穿脱方便,也不会因鞋带脱落而摔跤,适合宝宝。因为孩子的鞋太小,不仅会使脚趾挤压难受,时间长了往往容易出现嵌甲;鞋子过于宽大,走路时不跟脚,容易摔跤和蹭伤脚后跟。此外,因为走路及站立时间长后,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响,若鞋大紧,会使下肢和脚部血液淤积,便会发生肿胀,所以选鞋时长度宽度都应有一定空隙,一般以长1厘米左右较为宜。

来源:中华鞋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