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 心爱的高跟鞋

时间:2009-12-09

对高跟鞋的挚爱,要追溯到少女时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保障穿得暖和就算幸运,但读高中的我,看到将要结婚的大姐穿上一双那时颇为流行的“牛仔高跟鞋”,艳羡不已。于是就像15岁的张爱玲拿到稿费,琢磨着给自己买个口红,我也琢磨着有机会给自己买双高跟鞋。

幸运的是,大姐竟同意借我穿一天。从家到学校步行要半小时,期间要经过田埂、石子路,刚穿高跟鞋的我可能不习惯,一路苦不堪言,但又像瘸脚女孩要掩饰身体缺陷一样,装得轻松、正常。到了教室,我就一直坐在座位上,课间也没出去,一直揉捏脚丫子。课间,很多同学围聚过来审视高跟鞋,她们的啧啧声让我忘记了钻心之痛。

犹如小孩子总喜欢趿拉着大人们的高跟鞋,虽然常常摔倒而照样固执要穿,我的高跟鞋梦想也并没有因此夭折。到了大学,师范生有一些补助,于是我积攒零钱,开始买高跟鞋,并且也习惯了穿高跟鞋。一次周末,同学相邀登山时,我竟穿着高跟鞋去了。遗憾的,那时鞋子“弱不禁风”,登山时一只鞋跟丢了,只能打赤脚回来。

工作后,那种喜爱得到极大程度补偿。凉鞋也好、靴子也罢,除了必备的旅游鞋,一律高跟鞋。穿上它们,似乎身高有了更大优势,走路也翩跹如蝶。任何的美都要付出一些代价,穿着高跟鞋,步行时就不能健步如飞;若是赶车,稍不小心,脚就可能葳了;上课要站立,站久了脚板酸痛;即便如此,尽管我个子也不矮,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穿着,且学会了行走自如,那情形并不亚于明星穿着高跟鞋在舞台灵活跳舞。

一位身材高挑的同学,她念初中的女儿个子正在疯长,我们羡慕,但她紧张地说,“可别长得太高,”我们奇怪,她说,“那样就没有机会穿高跟鞋了,”我们哑然失笑。就像老鼠爱大米,任何一位女子都喜欢高跟鞋,这似乎成了女子们的集体审美价值取向。若是一些特殊原因不能穿的,肯定会抱憾终生。

近日读到一幅漫画解说词:女人穿高跟鞋,会显得亭亭玉立。因为,高跟鞋具有使女人身材挺拔的力学机制。女人有穿高跟鞋的福分,男人却没有。不是男人不想穿,而是不能穿。因为,世界的“利”需要男人去挖掘,在“利”面前,男人是不能不“卑躬屈膝”的。“趾高气扬”,男人哪里还有什么活路!

这样说来,女人穿高跟鞋,是为了张扬一种凌人盛气,所以穿着高跟鞋,要挺胸收腹,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这样才有人拜倒于石榴裙下。历史上似乎只有那种光芒四射且目不斜视的女人才能征服男人,征服了男人就连本带利都捕获了,也就意味着征服世界。

且不管这是否蕴藏着高深莫测的哲理,但高跟鞋的作用,大家都心照不宣。苗条袅娜的身材 ,脚穿一双尖细的高跟鞋,显得更加挺拔俏丽,若配上飘逸的裙子,更是曼妙多姿,衣着和鞋子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舞池里的女子,若是没有高跟鞋,即使一招一式很到位,裙摆绰约,但也肯定会黯然失色。电视里广告模特,杂志封面女郎,不管怎样拍摄,镜头都不会错过亮丽的高跟鞋。

遗憾的是,几年前一次严重的腰椎突出,让我从此痛苦作别高跟鞋。过去每次逛街,经过鞋店,眼光就锁住时尚的高跟鞋,禁不住买几双。而今买鞋子时,不是看款式,而是先看鞋跟,有了这样限制,就很难买到心仪的鞋子;而没有了高跟鞋的衬托,衣着也受到牵制,这对一个爱美的女子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和割舍。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美国赖斯喜欢收藏高跟鞋,我不知她的收藏是偶尔穿上几回还是纯粹养眼的。我没有条件收藏那么多的高跟鞋,为了弥补缺憾,惟一能做的就是保留昔日几双挚爱的高跟鞋。那都是我患病前买的,款式别致,质地也好,仅穿过两三回,一直不肯忍痛割爱。每逢寒暑易节,整理鞋柜时,打开盒子,擦拭几下,然后穿上它们走几步,也算潇洒穿一回了。

来源:瑞安日报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