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设立鞋类设计专业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时间:2007-12-27

来源:中国鞋文化网

  摘要:大专院校设立鞋类设计专业是目前行业的发展客观现状,本文浅析了目前国内外鞋类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国内鞋类工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鞋类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关键字:鞋类  现状 发展趋势 人才

  一、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国内鞋类行业发展迅猛,不少大型企业相继崛起。而浙江鞋业历史悠久,同时浙江也是发展最快速的大省,驰名品牌荟萃。杭州、宁波、温州和海宁的鞋业成为浙江省乃直全国的轻工产品重点支柱产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而面临的竞争国际化、激烈化,随着浙江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从鞋业生产、加工基地向集鞋业科研、开发、设计、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转变,随着鞋业自身的高度发展和新科技、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各鞋类企业迫切需要大量既有技术特长,又懂得管理,到岗后能迅速担任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岗位操作之间联系角色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需要的是生产现场工艺师。

  同时,作为浙江省的拳头产品, 一方面承接世界名牌加工任务,另一方面争创自己的名牌。杭州、宁波、温州、海宁是鞋业生产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这些鞋类企业中技术人员少,急需能够从事鞋类设计和鞋类工艺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我院拟增设高职类服饰品方向,培养实用型鞋业设计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地方经济的需要。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国外鞋业发展概况

  进入9O年代后,鞋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生产技术更趋完善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高新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产品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市场对鞋业需求加大,2001年仅温州的皮鞋出口额就达296亿元。一批优势明显的外向性企业迅速崛起,而鞋业需求增长较快的是香港、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也是国内鞋业工业发展的机会。目前国外鞋业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新的原料品种不断涌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材料的不断创新,鞋类产品的品种花色款式也变化多样。系列化、时尚化、高档化、舒适化和功能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2.1.2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计算机管理控制和机电一体化

  目前国外鞋类设备的特点是趋向于电脑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较普遍,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鞋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企业根据这一现状不惜加大投资引进新设备和高科技,使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大,促进鞋生产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

  三、国内鞋类工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浙江省的发展概况

  浙江省作为鞋业的大省,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杭州、宁波、温州、海宁成为鞋业名城的确立,虎豪、兽王、康奈、奥康、等国内知名品牌的创立。为我省鞋业行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国内鞋业存在的问题

  3.2.1  我国的鞋业行业存在的总体问题

  尽管我国的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整体水平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是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高新技术应用不深不广、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低、工艺技术还不够先进、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形势的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需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问题:

  3.2.1.1 设计水平程度不高

  首先,对产品目标市场细分不足,没有将品牌风格、个性内涵结合起来。收集信息和资料不足,没有对产品进行分析真正了解其内涵和把握流行趋势的卖点及热点。其次是人才的不足,目前生产企业的传统样板师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由即有现代美术知识和二维及三维知识,又有对工艺和材料精通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3.2.1.2 管理问题

  中国鞋业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管理问题。许多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领域转行到服装行业的,普遍存在素质抵低下,企业要向外扩张发展,首先应致力于自身的内部建设,否则一切均为空谈,人才资源储备,完善的架构平台,良好的运行机制,浓厚的企业文化等等都是企业经营品牌的基础保障。

  3.2.1.3 质量问题

  有时你会看到一双鞋的设计和打版都很出色,但工艺制作质量却糟糕得很。让每一个在鞋企业工作的人都理解鞋制作细节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这些恰到好处的细节,就不可能生产消费者所要求高品质的鞋类,更何况生产高品质的鞋类也是我们从事鞋行业人士的骄傲。

  3.3  浙江省鞋业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鞋业发展迅猛,不少大型鞋企业相继崛起。但所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

  3.3.1 缺乏著名的国际品牌

  虽然有一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但真正称得上国际品牌的几乎没有。与国际品牌相比,无论企业规模,还是品牌文化、营销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部分企业是从小型的作坊慢慢发展起来的,许多企业至今还是家族式管理,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

  3.3.2 技术人才缺乏

  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各类人才,但整体上看常常通过挖他人的墙角来充实自己的技术力量,而这些技术力量大多数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仅仅凭自己的经验来处理问题。从总体上看,缺乏高水准的鞋类设计师、高级样板师、高级工艺师。

  3.2.4服饰文化氛围尚待进一步改善

  服装、服饰、箱包、鞋帽相互间是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目前,在个体上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从整体上它们之间的文化氛围不容乐观。在这方面浙江的服饰行业应形成资源共享,扬长避短,从而促进整个鞋类的综合发展。

  四、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衣”(穿)是放在第一位的。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鞋类将继续蓬勃发展,鞋业人才的要求也将越来越迫切。我们面临着竞争的国际化、激烈化,浙江省政府已明确提出要从鞋业生产、加工基地向集鞋类科研开发、设计、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基地转变,随着鞋业自身的高发展和新科技、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迫切需要大量既有技术特长、又懂得管理、到岗后能迅速担任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制作、鞋生产流程安排、品质检验机控制、各岗位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需要的是生产现场的打板师和工艺师。总的来说,鞋业方向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人才的需求:

  4.1  技术要求的需要

  4.1.1国际贸易的需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对鞋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虽然配额的逐步取消和关税的降低对于中国的鞋业来说利好是不用质疑的,但是我们还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许多限制进口的贸易技术措施以保障本国的利益。世界最大的邮购公司--德国OTTO公司上海代表处总经理艾赛蒙,以详实的统计数据介绍了2000年欧盟及其主要国家零售市场状况,并分析了目前欧洲零售商采购的重要因素,提醒中国企业应关注并遵守欧盟鞋业进口的生态环保标准和社会行为规范--SA8000标准。如果我们的企业不重视绿色壁垒,就将承受大量的退货和索赔,企业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鞋业专门人才一应对竞争的国际化。

  4.1.2 企业本身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努力钻研,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金量,作为全国的支柱产业——鞋业装更应不甘落后。而目前国内鞋企业疏于从人脚型、消费心态、生活方式去研究目标顾客。企业应在原有基础上对鞋业进行结构、工艺等综合艺术的研究,在同一鞋产品上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分割、组合变化,灵活运用配件,在不同层次上组合达到各种理想效果,直到既简洁又灵活的艺术个性,使鞋业真正走向“一鞋多能”,去迎合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日趋理性与成熟的消费行为。而好的板型需要好的工艺师来制作才能成为完美的产品,因而企业迫切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鞋业人才来充实技术力量。 

  4.2 改善管理机制的需要

  鞋企业许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是从流水线上慢慢的提拔上来的,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只是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来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操作。鞋企业迫切需要大量既有技术特长、又懂得管理的应用型鞋类专业人才。

  4.3 创优制品牌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者认知的第一要素。商品的品牌效应也在市场营销中影响深远巨大,为商家带来巨额超值的利润,而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已被量化评估,身价不凡。品牌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鞋类企业已不能仅仅处于“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状态了。要成为知名度高的品牌,光有好的名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高质量的美观产品,才能使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品牌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首先要保证质量和外观,良好的材料、新颖的设计、完美的板型、精细的做工才能确保名牌产品始终具有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这是名牌久盛不衰的首要条件。其次,要重视企业员工素质,员工技术业务素质高低,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其三,要严把质量关。而要维护品牌,就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的高级鞋类技术人才来维持品牌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在大专院校设立鞋类设计专业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皮革网》

2.《论我国制鞋行业现状与专业人才的培养》

3.《鞋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