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时间:2025-06-18

赵武灵王,名雍,是战国时赵国君王。公元前325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24年时(前302)进行军事改革。他采取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人的服饰,学习骑射,用以装备军队,史称“胡服骑射”。其服上褶下襟,有貂、蝉为饰的武冠和金冠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于骑射。为适应战争需要,赵国军队采用了胡人短衣、长裤,马靴的服制,逐渐把传统车战改为骑兵作战,驰骋沙场,活动便捷,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后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国力大盛,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靴,本作“靽”。一种高至踝骨以上的高筒鞋,通常以皮革为之,著时紧束其胫。《释名·释衣服》:“靽,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本胡服,赵武灵王服之。”《说文解字》:“鞮,革履也,胡人屐在胫,谓之‘络鞮’”。皮靴原为善于骑射和跋涉于水草之间的西域游牧民族所服,我们中原人民过去只穿舄履屦屦,没有皮靴。战国时,经由赵武灵王首先引进中原后,开始在军队中流行穿靴。其制开始为短靿、黄皮,渐行长靴。后来靴传到民间为百姓所穿,作为常服,遍布中原,逐渐成为我国民族服饰的一部分,并一直沿用至今。故《释名》中曰:“古有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这仅指中原地区而言。在国内更广泛的范围来说,特别在游牧民族地区很早就已出现靴子了。

 来源:《中国鞋履文化史》




上一篇:世界第一靴一新疆楼兰女靴

没有下一篇了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