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 “金莲相伴”

时间:2008-01-01

幽幽楠江水,深深故乡情。在郁郁葱葱的永嘉县张溪乡山林深处,有谁能想象到里面竟居住着全省第一寿星——113岁的陈爱香老人。

我们决定到张溪乡探访这位跨越三个世纪的老人,聆听她的传奇人生。去之前联系了当地的乡政府,得到同意后便驱车赶往张溪乡。带着美丽的心情,听着悠扬的歌声,小车在41省道蜿蜒飞驰。约莫一个小时之后,我们进入了北部山区,路面开始变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再过二十分钟后就到目的地了。初冬的阳光透过山间的树叶,丝丝缕缕映射到脸上,毫不惬意。

很快,我们看到了路边一块大岩石上写着“张溪乡人民欢迎您”。询问路人后顺利到达乡政府,在邵副乡长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陈爱香老人的二女儿家。此时她正坐在农村特有的喜凳上晒太阳,尽情享受阳光带来的舒畅欢愉。也许是我们的到来打扰了老人,旁边的邵副乡长向老人的二女儿说明了我们的来意,老人的二女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这时我们观察到老人不断双脚交叉轻轻抬上抬下,像是在做轻微运动,而那双别致的“三寸金莲”小脚成了我们探访的主题。

很多历史资料注释裹脚起源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时期,他命宫嫔以帛缠足,使双脚纤小上屈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高六尺的莲台上翩然起舞。这一舞,便舞出了近千年中国妇女的辛酸血泪和屈辱历史,近代文学家胡适把八股文、鸦片和裹脚例为旧中国三大病症。

    老人对于我们的到来一点也不感觉陌生,反而流露出民国时期的小脚女人富贵气质。由于老人年纪大了听力有些下降,都需要靠近她的耳朵说话才能让她明白。在老人的二女儿帮助下我们开始了正题。老人在5岁时开始裹脚,旧有“五岁六岁才胜衣,阿娘做履命缠足。指儿尖尖腰儿曲,号天叫地娘不闻,宵宵痛楚五更哭”。今日了解到另一个民间说法,“五岁牢、六岁痛、七岁弯、八岁倒、九岁成牛头”。也是对于缠足的真实渲染。

     

            老人左小脚侧面图

     

              老人小脚底部图

 

说到缠足,老人含着眼泪向我们倾述幼小时裹脚的经历。当时富裕的人家孩子1、2岁时就开始缠足,穷人家的孩子则5、6岁甚至更迟。陈爱香老人5岁开始被妈妈缠足,晚上睡觉都不能解开,每天洗一次脚,每洗一次就收紧一次,越来越紧。后来实在忍受不了脚底溃烂和疼痛放弃了一段时间,6岁时又开始缠足,直到10岁左右基本定型。据老人介绍,小时候母亲告诉自己脚的大小是衡量妇女外型美丑和家庭背景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婚配。那时男权当道,男人们普遍认为老婆的好坏脚的大小是最关键的评判标准,于是营造了大脚女人找不到好人家的错误理念。用以前的俗话来讲“缠足一双,眼泪一缸”。在老人的同意下我们测量了她的金莲鞋和脚。老人慢慢地将鞋轻轻脱下,经过测量,脚长13.8cm,鞋长15.7cm。老人告诉我们中间有小段时间放足过,二女儿丈夫的母亲有双更小的脚,可惜早已逝世。让我们惊讶的是老人不仅身体硬朗,连说话都还底气十足,面色红润,偶尔间还夸张地比画动作,一点也看不出有113岁超高年龄。

几分钟的熟悉后,老人主动向我们讲起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很小的时候她一直听母亲说如果不缠足会没人要的,忍着钻心的巨痛完成了缠足,拥有了一双还算不错的三寸金莲脚。不幸的是11岁那年和弟弟失散,14岁时父亲逝世。狠心的叔叔将母亲卖给了别人。据说旧时丈夫早逝,如果叔叔没有迎娶新娘则要嫁给叔叔,如果已经有家室,叔叔有权将其卖给别人换点钱。心善的外婆见孙女如此可怜,就带她到了张溪乡当了别人的童养媳,直到结婚生子。接待我们的乡领导说老人现在膝下有一子三女,子孙237人,五代同堂,让多人羡慕不已。

对于自己的金莲小脚,老人兴致勃勃地讲了很多故事。自从成了别人的童养媳之后,每天主要理一些家务,并帮助婆婆绣花,制做一些手工鞋,偶尔也出去替人做些零活获取微小的贴补。平时穿的鞋也都是一针一线手工绣制。后来脚大后一些当初绣制的小鞋穿不下就收藏在家里。由于现在腿脚走路不大方便,老人的二女儿带领我们去自己的家里找出了老人收藏多年的三寸金莲鞋。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老人竟然还收藏着特别的鞋楦,还让我们看到了平时洗脚用的红木桶。拿出的三寸金莲鞋尽管十分陈旧,但花边和老人亲自绣的图案清晰可见,惟妙惟肖,只是因为后来脚逐渐变大穿不下才收藏起来当作纪念物。制鞋用的鞋楦也很有特点,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不规则柱状体,另一部分是金莲鞋尖嘴上翘的模型。据说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存放历史了,还有一小部分插入中间的不知何时丢失,已无法找寻。最让我们好奇的是老人洗脚的专用木桶,很多人平常在电视剧里是很少看到这样的现实生活用品的。初一看,体积比旧时洗澡用的木桶小了很多,说是农村里的蒸笼或者烧酒用的器具,形状又不大像。经老人介绍才知道是洗脚专用,这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来说也是增长了不少见识。

    

            老人三寸金莲小脚侧图

        

                 手工绣制金莲鞋 

        

              三寸金莲鞋专用鞋楦

        

                  专用洗脚木桶

      

自己的大女儿出世几岁后也到了该缠足的年龄,心理矛盾的她展转反侧,最终选择缠足,没几天被乡领导知道了,对她说孙中山先生下命令不让缠足了,她非常喜悦地给女儿放足。

后来因战争的硝烟弥漫到瓯越大地,丈夫无奈出去当兵抗击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娘家的房子在一次山洪中被冲毁,生活极其艰难。但她不仅超乎常人难以想象地熬了过来,还帮助党的地下组织传送信件和一些重要资料。那时外出没有马路,全都需要走蜿蜒崎岖的山路,由于自己是小脚,基本上都用脚后跟走路,速度又慢。但为了传递信息不得不连夜走山路,经常走出很多水泡。那时老人特别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有党代表作介绍人,但每个月要交1角的党费,就是这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1角钱当时却难住了老人而没有入党。老人为党做了很多工作,当过妇女主任和一届副乡长,自己的女儿和儿媳都是党员。

那时她和山区民兵组织及妇救会成员同国民党特务们做斗争,细雨蒙蒙的一个晚上,她和另外两位同志发现村外走来两位比较面生的人,不停地在路边晃悠。此时党代表正藏在她家阁楼上召开秘密会议,她心里一下子闪过一个念头:“莫不是敌人的特务来了?”她迅速让小珠(谐音)同志观察,自己跑去通知。由于是三寸小脚,哪能跑得很快,疼也顾不得了。一口气跑到自家阁楼通知了正在开会的党代表迅速撤离。并配合民兵抓获了这两名前来侦察的特务,立了大功,保住了地下党小组。晚上洗脚时才发现脚已肿胀很大,然而心里却是甜甜的。

老人越说越激动,解放前的一个秋天,具体哪一年记不大清了。她刚开会回来发现路口有个陌生人,对方身材魁梧,一副农民打扮模样。凭直觉老人觉得又来特务了,但刚赶了一天的路,想跑已经没有力气了。正在这个时候,那位农民打扮模样的男子也发现了她,并开始打量。老人见此情景深呼吸以后若无其事地向男子走去:“不许动,干什么的?举起手来!”让老人意想不到,男子居然照做了并叫了声:“同志,您有什么事吗?我是来找人的。”老人心里已经直发抖,但为了试探男子,老人鼓起勇气接着问:“这么晚在这鬼鬼祟祟干什么?”老人的大声呵斥引来了一些村民,突然一位女同志说:“误会了,自己人,他是党代表。”原来是虚惊一场,但老人仔细的工作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博得了同志们的好评。

解放后不久老人的老伴去世了,到现在算起来也有50多年了。不过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女们还算孝顺,轮流接她到自己家居住,尽享天伦之乐。她平时一直在对女儿们说老伴享受不到解放后的幸福生活了,眼角充盈着泪水。经历百余年的风雨沧桑,老人面对我们的到访是开心的,从她的笑脸中我们感受一位跨越3个世纪的老人面对生活不折不挠,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精神。在她90高龄之后,每年政府一些部门都会派出工作组前来慰问,不少新闻媒体也对这位老人进行过采访。当我们结束探访时,老人身边那双三寸金莲鞋连同她的身影随着视线越来越远……

 

来源:中华鞋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