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瀛斋鞋店创建于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当时在朝廷任官,姓李,满族人,步瀛斋原址在前门西月墙。相传当时前店后厂,以制作布鞋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当朝官员和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步瀛斋”这一字号单从字面上即可发现其创始人希望“生意兴隆通四海”的气魄和浓厚的书香气息。
原来的步瀛斋造型是较简单的高台阶,二层小楼,但牌匾是比较讲究的,金匾大字,落款是出于清代文人毛咏熙手笔。步瀛斋除生产达官显贵的产品外,还生产供一般百姓穿用的“棉花篓”(也叫大云布鞋)选用真材实料,在制作上也是很讲究的,采用的工序需要压制而成,非常实用耐穿,还有供劳动人民穿用的股子皮双脸酒鞋等。“千层底”布鞋是步瀛斋的传统产品。不仅用料上乘,且做工精细,鞋底用人工一针一针的纳,每平方寸要纳80—100针,要横平竖直。这样加工出来的“千层底”不走样、不变形。穿着吸汗、柔软、舒适,深受大众的青睐。步瀛斋生产的鞋以品种齐全著称,既有选料考究、做工精细的缎面手工绣花布鞋,又有实用耐穿,还有专为劳动者准备的股子皮双脸革及鞋。股子皮双脸革及鞋以耐磨禁穿为特点,旧时多为蹬三轮车的脚力工人所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仅靠手工制作布鞋已满足不了各界人士的需要,30年代后期步瀛斋鞋店开始从上海等南方城市购进皮鞋,成为京城最早经营皮鞋的专业鞋店之一。如此一来,南北鞋荟萃,皮便鞋齐备,步瀛斋以其领先一步的气势在京城鞋业中名声大震。另外,它们以“诚信待客”作为经商宗旨,享有“和气步瀛斋”。
十年文革,原来的步瀛斋老牌匾也随之被砸烂,步瀛斋改名为“工农兵”鞋店,后又改名为东升鞋店,直到一九八三年老字号步瀛斋才得以恢复,现在的牌匾是出于溥雪斋的手笔。1993年步瀛斋品牌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1998年以来,连续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如今的步瀛斋以其传统品牌特有的魅力,成为传播中国鞋文化的使者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名匾网 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