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那些与“鞋子”相关的有趣故事
01-27/2022

鞋子分左右脚,这还有什么疑问吗?但如果回到100多年前,分左右脚的鞋子,古人却称之为“运脚鞋”,这种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会不会很难穿呢?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都相对宽松,尺码也大一些,不会有穿不上的现象。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古代鞋子的大小不是讲尺码,而是说鞋号,称“脚第几”。因为鞋子不分左右,所以古代制鞋用的鞋楦只有一只。

其实鞋子不分左右在国外也有同样的情况,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正好201年的时间,出现于1818年的美国。中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诞生于1876年,由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可见穿鞋分左右的历史并不是很长。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脚鞋”,也叫“直脚鞋”。古人的鞋子为何不分左右呢?我想可能和古代人忌讳穿颜色、款式不一样的“鸳鸯鞋”有关。因为在古人眼里,两只鞋必须一模一样,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则被视为不洁、不吉利。如果现在真有厂家又生产了古代的“直脚鞋”,那您会穿吗?

鞋子除了不分左右,你可能都想象不到,鞋在我国古代居然还是一种占卜工具,即所谓的“鞋卜”。鞋卜,在今天看来属于一种迷信,但古人颇为热衷。《金瓶梅》第八回中,就提到了潘金莲用鞋占卜的事情:“盼不见西门庆到来,骂了几句负心贼。无情无绪,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来,试打一个相思卦”。至于古代怎么用鞋子来占卜,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占法。

据说用鞋占卜或与缠脚有关,是流行于古代女性中间的一种独特的占卜形式,女人常用它来预测她们的丈夫或情人何时回来、是否回来。鞋卜是凶是吉,是好是坏,要看鞋头和鞋口的朝向。另外鞋卜在少数民族中间也很流行。例如广西瑶族过去就有一种“合鞋”的订婚仪式,合鞋其实也是一种鞋卜:男女双方有意后,回家各做一只木拖鞋,如能配对,则合天意,否则为不和。

还有贵州新娘的“试鞋卜婚”就更典型。过去苗族姑娘出嫁时一定要穿草鞋,这可不是没钱买好鞋,而是要试鞋卜婚。选出一把又长又白的“糯米草”,请寨里那些父母健在、儿女满堂的人,给自己打出一双草鞋,出嫁时便穿着这双草鞋去夫家,回门时则穿这双草鞋回娘家。穿草鞋往返一趟后,便脱下来看鞋底、看鞋尖、鞋中和鞋跟的磨损情况,看哪一段先被磨烂,哪一段坚实无损,以此预测她一生的祸福。当然这些都是迷信,婚姻的幸福与否与鞋子的磨损自然是扯不上关系。

怎么样,在我们看来再熟悉不过的鞋子,在古时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趣事吧,今天的我们早已习惯穿分左右的鞋子,甚至故意穿一些左右不一样的鞋子,以突显个性;在我与朋友接触的过程中,也从没有听到谁用鞋子来占卜的事情。所以从这些习俗的消失可以看出,只有那些对人类有益、真正有帮助的习俗才会真正的流传下来,在历史进程中,人们自有去伪存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