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大精深的鞋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不同风采。本馆系统梳理了中国鞋文化脉络,从最古老的鞋到现代制鞋的嬗变轨迹,并在鞋与文学、鞋与语言、鞋与民俗、鞋与戏曲等方面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领域。本馆面积1500平方米,共收集了1500多件鞋履藏品。展馆分设“历史沿革馆”、“三寸金莲馆”、“少数民族馆”三大主题展区。
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年间,不同历史时期的鞋饰,演绎不同的家国情怀,这些鞋饰的演变过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紧密相联,历史沿革馆展示了一部厚实的文化发展史和社会经济史。
古时缠足,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但是长长的裹脚布束不住中国妇女的心灵手巧;金莲鞋充满了东方艺术神韵,是一笔特殊的文化遗产。本馆分设“历史的足迹”与“凄美金莲鞋”、“最后的小脚部落”三区,述说中国古代社会畸形的审美血泪史。
少数民族鞋姿态万千,本馆藏有皮靴、布靴、钉靴、草(麻)鞋、木屐等200多双特色鞋。仅靴子,就分为皮靴、毡靴、缎靴、布靴,分别来自于蒙古、藏、维吾尔、塔吉克等20多个民族。其中,绣花鞋可谓流行最广,集款式、花色、刺绣图案、实用功能于一体,是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