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老鞋是老人逝世后入棺穿用的鞋,在浙江东部地区,女的用蓝绿色纺绸为面,绣或画上公鸡报晓。鞋底只用白布糊上,不用织,底面画一只犬,男女都一样。 送老鞋,是礼鞋的一种,老人死后穿的鞋,汉族丧葬民俗。流行于中原地区。送老鞋一般是蓝色鞋面,帮口暗绱,纳底不纳帮,两只不认脚。也有男用黑色,女用红色,以示区别。送老鞋上绣有各种吉利图案,如在鞋头两侧各绣一蝉一鹅,或一鸟一鹅;在鞋底上绣花、莲藕、莲叶、仙鹤或“天梯”等,表示祝愿老人死后灵魂上天之意。在河南商城,男女送老鞋底都要粘15或16个1分硬币大小的黑纸片。粘15个的为前7后8;粘16个的为前7后9。俗信“前七后八,穿着防滑;前七后九,穿着好走”。还有一种七星八卦送老鞋,鞋的两边各绣一棵摇钱树,两鞋共四颗,树上挂满金钱银钱。鞋底上绣有七星和八卦,送老鞋有单有棉,穿棉者认为,人死后穿此不怕冷,穿单者认为,人死后穿轻走快。送老鞋是吉祥物,也有称“寿鞋”,老人喜欢生前做好,做送老鞋的人要求是有儿有女且丈夫健在的妇女。
在楚地湘西一带,老人死后入棺,死者穿的是大红寿鞋,这种破例做法,意为以红色震慑怕火怕光的妖魔,驱散生者心头的阴影,让死者在地府活动自由,免受邪恶之气的侵袭。
有些地方小儿因病或其他原因夭折,也用陪葬鞋。鞋用陶泥仿小儿鞋做成,经过烘烧成型和小儿同埋地下。
来源:《中国鞋履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