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鞋匠摸着鞋点破真凶

时间:2007-11-29

    笔者近日在网上阅读新闻时发现《今日早报》2004年7月份刊登的一则新闻,老鞋匠根据一双鞋竟然能帮助民警破案。

    2004年7月12日凌晨1时许,浙赣铁路线上的义亭小站内,义乌火车站派出所民警楼爱民正在清站查车。突然,他发现一人赤裸着上身,拿着衣服,向列车尾部走来。楼爱民快步上前喊道:“你干什么!”对方停下脚步,等楼爱民走近时,他忽然转身掏出一把砍刀,疯狂地劈来。连砍铁警数刀后,歹徒潜入荷塘。除受害民警在搏斗中留下的模糊印象,现场仅留下衣服、皮鞋、凶器等7样歹徒的随身物品,此外再没有线索。

  义亭镇紧邻义乌市区,外来人口众多,要找一个人难度可想而知。案发后,警方发出附有模拟画像的1000余份协查通报,电视台连续播放悬赏通报,3000余名干警展开地毯式搜查。

  转眼过去10多天,排摸陷入僵局。7月26日,当物证组侦查员排查到义亭附近上溪镇一家个体鞋店时,有着25年经验的老鞋匠对着物证图片中的皮鞋看了许久,若有所思地说:“这双皮鞋可能是订制的,但从照片上看还不能确定。如果是订制的话,说不定会有订制人的名字。”

  当晚,老鞋匠拿着鞋子比摸了半晌,肯定这双鞋就是订制的,“鞋帮胶过,有修补痕迹,制作手工比较粗糙,极有可能是在义乌开鞋店的外地人做的,因为我们义乌当地的私人作坊大都历史颇久,手工精良。”义乌皮鞋加工业发达,从事皮鞋制作的鞋店众多,想要找出订制这双鞋的鞋店,谈何容易。

  曾做过治保主任的老鞋匠听说楼爱民的事后,自告奋勇陪侦查员去寻访:上溪5家、吴店3家、付宅4家、义亭4家……第二天下午,他们终于在义亭镇找到了这家皮鞋店。店主一看就认出是自己做的,因为用料差,价格便宜,当时就订制了这么一双。而且鞋主曾两次到店里修鞋,印象较深,体貌特征和嫌疑人也比较像。

  让民警高兴的是,店主留下了订制记录,民警根据这一线索和新发现的线索很快就侦破此案。这一案件的成功侦破多亏了那位制鞋经验丰富的老鞋匠,原来鞋子还有充当证物的功能。

   

参考来源:《今日早报》 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