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履的传说
09-01/2021

据史料记载,“晋惠帝元康五年,武库火,焚累代重宝”。其中国库有三件重宝在这场大火中消失,分别是孔子履、刘邦的斩蛇剑、王莽的头颅。

这教师鼻祖孔子的鞋怎么就成了国家宝藏了呢?

孔子履,顾名思义,就是孔子曾穿过的鞋子。传说中,孔子就是春秋时代的姚明;《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相传在鲁国被罢免相位之后,就周游天下,布传礼治,一日游到了蔡国,蔡国国君怕孔子到了南方的楚国后,被楚王重用,就派人半夜里偷了孔子穿的木履,以阻其行程,之后这双木履就不知所踪。直到西汉之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后人才又把这双鞋子拿了出来,同时还有一套孔子用过的鲁国礼器一起供奉起来,被奉为国宝(履与衣服鞋帽等都属于衣冠,古人讲究衣冠文明,追捧孔子的鞋即作为衣冠文明的重要标志和道统的象征)。

此后孔子履均为仿制。宋陶穀在《清异录·衣服》中写道:“ 宣宗性儒雅,令有司傚孔子履,製进,名‘鲁风鞵’。宰相诸王傚之而微杀其式,别呼为‘遵王履’。”